本日熱文

浪費公帑、圖利廠商、危害新聞自由:WHO至今4大爭議

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爆發,世界衛生組織(WHO)未能在第一時間將疫情列為國際緊急事件,引發部分外媒質疑專業判斷受到政治考量介入。WHO遭到外界批評並非頭一遭,浪費公帑、圖利廠商、甚至是危害新聞自由的指控不斷,究竟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會招致外界這麼多的質疑?

WHO-伊波拉-無國界醫生 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    其他

當一場國際疫情再次爆發,台灣又再度被排除在國際組織的大門之外。

隸屬聯合國之下,致力於領導國際公衛行動與政策的世界衛生組織(WHO),在2017年開始將台灣排除在世界衛生大會(WHA)之外。而武漢肺炎疫情的爆發,不但再次引起國際媒體對台灣的關注,也開始檢視WHO應對疫情的能力。

事實上,世界衛生組織向來爭議不斷,從浪費公帑、圖利廠商、甚至是危害新聞自由的批評都不曾間斷,而這個國際最大的公衛組織,究竟曾經遭受過哪些失格的質疑呢?

爭議一:WHO旅遊開銷高達兩億,是打擊愛滋病預算的兩倍以上

根據《美聯社》2017年的特別報導,WHO每年的交通與旅遊開銷高達兩億美元,遠超過WHO分配給愛滋、結核病與瘧疾的資金。

《美聯社》報導指出,WHO內部的調查發現,七個部門中只有兩個部門達成年度的預算目標,而大部分的交通與旅遊報帳都未符合程序規定。WHO每年的旅遊項目花費高達兩億美元,相較之下,愛滋病相關預算為7050萬美元,瘧疾相關預算則為6100萬美元。

英國的瑪麗王后學院國際衛生政治專家海曼(Sophie Herman)說,「WHO內部非常不平等,上層人員有直升機與商務艙,而其他人卻只能勉強湊合著請款。」

廣告

反觀同樣也是國際組織的無國界醫生(Doctors Without Borders),便禁止成員旅行時搭乘商務艙,就算是領導階層也只能搭乘經濟艙。成員人數總共3700人,無國界醫生一年的交通與旅遊支出為4300萬美元。成員人數總共有7000人的WHO,交通與旅遊支出卻達兩億美元。

「當你像WHO這樣花錢在交通與旅遊上,你必須向捐款者正當化這些開銷,但我無法想像有什麼理由需要搭乘頭等艙。」美國哈佛大學國際健康中心主任吉哈(Ashish Jha)表示,WHO失控的預算,只會增加它爭取捐款的困難性。

爭議二:記者指控侵害新聞自由,組織不夠透明

美國《國會山報》(The Hill)在2016年刊登政治評論家與前任智庫成員強森(Drew Johnson)的投書,指控WHO妨害新聞自由。強森指出,他在WHO於印度的菸草控制會議上遭到強行驅離。

廣告

「這是一個納稅人付費的跨國會議,而相關的政策會影響這世界上90%的人口。」強森寫,「然而,記者卻被禁止參與這些會議,甚至強行把我們從會場移除。」

強森更指控,WHO曾黑名單批評WHO伊波拉防疫工作的記者,讓該名記者無法獲取最新的電郵訊息,並且拒絕接受該名記者的任何訪問與問題。

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(Freedom House)也曾在2018年發表聲明,譴責WHO禁止台灣記者參加WHA。

「WHO的行為,反映國際社會屈服於中國審查制度的趨勢。」自由之家的普丁登(Arch Puddington)說,「聯合國的成立,本該是為了保護新聞自由,而非軟弱地削弱新聞自由。」

爭議三:豬流感(H1N1)預測失靈,遭質疑圖利疫苗廠商

當2009至2010年的H1N1豬流感疫情爆發時,WHO將豬流感定調為全球緊急事件,並且將警戒等級升高至最高的第六級。

廣告

WHO的警告觸發各國政府開始囤積豬流感疫苗,然而當豬流感來了又去了以後,各國才發現,疫情根本沒有想像中嚴重,而原本的疫苗存貨,全部變成了多餘的資源。

《時代》雜誌報導,像是法國就購買了6000萬劑的疫苗,然而實際上卻只用了其中的500萬劑。

德國立法委員沃達格(Wolfgang Wodarg)則直言,「WHO給了我們錯誤的建議。他們敲響的是一個假警報。」

被指控失格事小,部分媒體更開始質疑WHO將豬流感定調為全球緊急事件意在圖利疫苗廠商。根據《ABC》報導,建議WHO宣布豬流感為全球緊急事件的小組成員,同時身兼疫苗廠商職位,且沒有對外公開利益衝突問題,因此被質疑為圖利廠商。

WHO則回應,保護小組成員隱私的用途為確保成員獨立性,而WHO在豬流感疫情的決策上,並未受到任何的企業影響。

廣告

「對我而言,流感專家有參與疫苗製藥過程其實一點也不令人意外,」美國約翰斯•霍普金斯大學公民生物防禦策略中心(Center for Civilian Biodefense Strategies)主任巴雷特(John Bartlett)說,「這些流感專家通常也是製藥公司的顧問,甚至很多的實驗都是接受製藥公司的資金。」

爭議四:伊波拉疫情反應慢半拍,揭露組織結構問題

2014年到2015年間的伊波拉疫情,也讓WHO慢半拍的防疫工作飽受批評。

哈佛《緋紅報》(The Harvard Gazette)指出,由哈佛國際健康中心與其他組織合作刊登的獨立報告,對WHO的伊波拉防疫工作提出嚴厲的譴責。

「WHO最明顯的失誤就是太晚發出警告,」哈佛大學國際健康中心主任吉哈說,「WHO的人明明知道,伊波拉疫情在春天的時候已經開始失控,但他們直到8月的時候才宣布為全球緊急事件,浪費了非常寶貴的時間。」

廣告

《路透社》則報導,WHO對伊波拉慢半拍的防疫工作,反映的是WHO的組織架構的問題。

儘管站在第一線的無國界醫生,已經發出嚴厲的疫情警告,各國政府仍然沒有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,造成位於日內瓦的WHO總部在2014年4月時,都還堅稱伊波拉疫情「仍然有限」。直到伊波拉疫情在8月徹底失控以後,WHO才宣布伊波拉為全球緊急事件。

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(Chatham House)的克里夫(Charles Clift)說,「日內瓦與各國政府缺乏直接溝通管道,恐怕是WHO防疫反應這麼慢的主要原因。」

(資料來源:The Hill, The Harvard Gazette, Times, AP, Reuters, ABC)

相關熱門主題
你可能有興趣
#廣編企劃|2030年臺中時空膠囊:打造環保低碳新城市!
最新訊息
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$499(原價$790)
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
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

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,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